方向盘转动的瞬间,我们载着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全家人的牵挂。但你有没有认真看过那份每年一签的车险单?它究竟能在意外来临时,为最亲近的人筑起多大的防护墙? 2022年山东郯城的一场事故,撕开了很多车主的认知盲区。郑某某驾车转弯时不慎撞伤母亲,154万的商业三者险保单在手,保险公司却以"家人不算第三者"为由拒绝全额赔偿。这场官司最终以车主胜诉收尾,但背后暴露的问题值得每个家庭警惕:我们以为的"全险",可能藏着守护家人的漏洞。 误区一:"全险"等于"什么都赔" 不少车主买保险时图省事,听中介一句"买全险就行"便签单付款。但所谓的"全险"通常只是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的组合,恰恰漏掉了最关键的家人保障。太平洋保险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车主未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这个被俗称为"座位险"的附加险,正是保障车内家人安全的核心。 更关键的是,即便投保了三者险,也不是所有情况都能覆盖家人。虽然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新版条款已将"被保险人家庭成员"纳入三者险承保范围,但仍有保险公司用旧条款试图免责。就像郯城案例中,法院明确指出:将家人排除在第三者之外,违背了保险"以人为本"的初衷。 误区二:座位险保额"意思意思就行" "每个座位买1万够了吧?"这种想法正在让无数家庭暴露在风险中。当前市场上座位险的主流保额集中在1-5万元,但一场严重事故的医疗费可能轻松突破10万大关。更要命的是,这个险种实行"按座赔付"——如果只投保了司机位,副驾的妻子受伤便无法获赔;投保两座却坐了五人,保险公司也只认两个座位的限额。 某财险公司理赔员透露,去年处理的家庭车祸案中,有近三成车主因座位险保额不足,不得不自掏腰包弥补家人的治疗缺口。"100万的三者险敢买,5万的座位险却犹豫",这种保障失衡的现象,正在消解车险真正的安心价值。 守护家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与其事后争执条款细节,不如在投保时就做好这三步: - 必保座位险:按家庭乘车人数足额投保,每座保额建议不低于10万元。经常带老人孩子出行的家庭,可额外附加驾乘人员意外伤害险,实现医疗费用全覆盖。 - 看清三者险条款:投保时主动询问保险公司是否适用2020版商业车险条款,确认"家庭成员"是否在保障范围内,避免踩进格式条款的陷阱。 - 定期检视保单:家庭人员结构变化(如新生儿出生、老人同住)时,及时调整座位险投保数量和保额,让保障始终与需求匹配。 车险单上的数字从来不是冰冷的,它背后连着餐桌上的欢声笑语,连着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连着父母晚年的安稳。当我们为爱车精打细算保险费用时,更该想想:那些我们愿意用生命守护的人,值得多少保额的保障? 下次 renew 保单前,不妨把家人叫到身边,一起看看那份合同。真正的安心,不是保险销售的一句承诺,而是我们亲手为家人筑起的防护墙——每一个条款,每一项保额,都是对"守护"二字最实在的注解。 汉辰云科技有限公司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猎购网
2025-09-07
2025-09-08
2025-09-0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