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我们还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正解局原创 大家可能明显感觉到,最近疫情形势又有了反复。 根据公布的数据,昨天(2月1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告了87个新增病例,其中本土新增最多的内蒙古,一天增加了22例。 不过,真正让人揪心的是,在香港出现了一个新情况:不少儿童被感染! 根据香港医院管理局2天前的说法,过去14天的确诊病例,17岁以下的患者占17%,6岁以下的患者占9%。 更早几天还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 香港这次疫情的确诊病例里,不超过4岁的儿童占比4%。 这几乎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香港先前已经遭受过4波疫情,但基本上没有儿童感染的情况。 这是个非常引人关注的新情况。 这次已经是香港的第5波疫情。 先看两个让人痛心的案例。 元朗大棠路南坑村一名4岁男孩,在2月9日开始发烧。 2月10日,他还在村里正常玩耍,但不想到11日凌晨,他的病情就突然加重,呕吐后晕倒。 救护人员赶到后,发现男孩脉搏已经十分虚弱,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了心跳,医生立即开始抢救,打强心药,但还是无力回天。 之后,男孩的鼻咽分泌物化验结果显示阳性,Ct值为20,也就是病毒量高。 在这之前,香港因为疫情共有221人去世,但绝大部分是老年人,最年轻的一个是39岁。 此前,香港还没有儿童染病死亡的情况。 这个新情况让整个香港都震惊了。 不过,更坏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 工作人员对男孩家的周边进行消杀 2月12日,一个只有3岁的女孩,因为感染病毒,被送到医院治疗。 她的病情迅速恶化,在15日晚8时37分离世。 这个女孩成为香港疫情两年来最年轻的死亡病例。 不到一周里,连续2个孩子被病毒夺去生命。 不少香港年轻妈妈都感叹,孩子基本上从未试过没有疫情的生活,“成世都戴口罩”。 救治女孩的香港儿童医院 香港先前从来没有儿童因为疫情去世的情况,甚至连被感染的情况都非常少。 这次,在不到一周内,却连续有2个孩子被病毒夺去生命。 为什么孩子一下子成了高风险人群? 最基本的一个原因是,香港这次的疫情太猛了。 昨天(2月17日)下午,香港就公布6116新增病例,还有差不多6300个初步阳性病例。 光说数字很多人可能没感觉。 看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全球疫情出现2年以来,香港这次疫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4次疫情中的任何一次。 网上有一个信息:15人从香港偷渡回大陆,结果里面有4个人已经确诊。 从侧面也能看出来,香港疫情实际上已经非常严重了。 而且,香港整体的医疗资源已经十分紧张。 根据统计,公立医院的内科住院病床的使用率平均高达95%,甚至有医院爆满或超出100%使用率的水平。 儿科病床,整体使用率为77%。 一些医院不得不在院外设立帐篷作为分流区。 香港这次疫情的严重程度超过以往4次 而且,香港目前还没有像大陆所有地方那样,实行严格的防控措施。 这里就产生了不少漏洞。 比如外佣。 因为香港的劳动力短缺,所以,有大量的外佣从事家政、保姆之类的工作。 比如,大家熟悉的菲佣。 根据统计,香港目前生活的外佣大概有37万人。香港对这些人就很难管理。 不少外佣休息日,坚持外出和同乡聚会,也不遵守疫情规则要求去保持社交距离。 他们在中环等地聚集,三五成群用餐,摘掉口罩聊天、抽烟,甚至在行人隧道摆地摊贩售卖衣饰等东西。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就因为家中一名外佣的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为初步阳性,而居家隔离。 外佣管理是香港疫情防控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香港已经出现了广泛的社会传播。 先前,儿童几乎没有可能接触到病毒,但这次不一样,儿童几乎是躲无可躲。 目前,在香港流行的病毒毒株是奥密克戎。 而奥密克戎对孩子的危害,比先前新冠的其他变种都要严重。 这是因为比起德尔塔变种和原始毒株,奥密克戎的病毒量要高出近70倍,对人的支气管组织破坏得更厉害。 而且,儿童的气管比成年人的要细小,感染奥密克戎后更容易引发支气管炎、哮喘,导致呼吸困难。 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的研究就发现,儿童的确诊病例中,奥密克戎引发的哮喘占48.2%,德尔塔只有2.8%。 在最早发现奥密克戎的南非,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导致的5岁以下儿童的住院率,比德尔塔增加49%,5至18岁的住院率增加25%,成人的入院率反而有所下跌。 法国还有数据表明,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尽管普遍症状较轻,但重症儿童可能出现罕见的并发症“小儿多系统炎症候群”,非常危险。 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多,在今年春节前后,很多人普遍还有一种乐观的心态。 但是,最近大陆各地疫情反复。 香港现在的疫情也表明,幼儿成了病毒重点威胁的对象。 这也告诫我们,病毒的变异目前还超出人类的控制。 面对疫情,我们还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微信充值澳币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猎购网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