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选亲子鉴定咨询 作为有着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一直都不是十分和谐。随着近年来中国实力的突飞猛进,中美对抗局势越来越激烈。在此大背景下,部分国家选择站队美国,转头与中国交恶,立陶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立陶宛屡屡触碰中国政府的红线,终于自食恶果。抛开美国,执意与中国合作,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态度强硬,立陶宛外长无奈辞职。 立陶宛外长辞职引起热议 12月9日,立陶宛外交部部长兰茨贝尔吉斯正式向立陶宛政府提交了辞职报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随之一同辞职的还有立陶宛的交通部长。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事件与此前美国对白俄罗斯的制裁关系密切。在美国制裁生效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却仍然能通过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运输至出海口,引发国际社会舆论。立陶宛外交部长表示,此举将会让立陶宛的国际声誉遭受极大的打击。 而立陶宛运输公司总裁却针锋相对地表示,双方的合约一直持续到了2023年。如果此时选择停止运输,不仅要损失一大笔订单,还要承担违约带来的赔偿。其还强调,美欧无权违反《联合国海洋法》等法律文件保证内陆国的相关权利,且已经得到了立陶宛议会的批准。面对双方争执不下的局面,日前,立陶宛外交部长和交通部长双双提交了辞职。对此,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表示已经收到了辞职请求,将在下周做出决定。 合作而非对抗 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停止运输白俄罗斯的货物,整个立陶宛都将遭受损失,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立陶宛第一次与其他国家交恶了。此前其就曾在台湾问题上多次发表不当言论及行为,并最终导致两国外交关系降级。失去了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立陶宛的对外贸易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立陶宛外交部长此前表示,每过几天就会有一家立陶宛企业向政府诉苦,称在中国的经营受到打击。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立陶宛政府却依然选择与中国对抗,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立陶宛政府的一意孤行所导致的后果最终只能由立陶宛民众来承担,这也使得其遭受了诸多质疑。可以预料的是,如果立陶宛政府再不改变外交策略,立陶宛政府还将出现更多辞职的官员。届时,立陶宛政府恐将陷入绝境。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猎购网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