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影视 http://www.tv-bj.net □ 本报记者申红刘飞跃胡沥中 当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完善,已开工的市政道路陆续具备通车条件。起步区建设发展融入多种先进理念,在市政道路建设方面也不例外。《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指出,起步区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在交通方面要合理规划路网密度和道路宽度,充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此外,起步区还将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的建设。 快车道不再有井盖 近日,市民王东沿着在建的黄河大道进入会展南路后,感觉路面好走了很多。“黄河大道正在施工,路况并不是很好。进入会展南路后,没有了市区那种咯噔咯噔的感觉。跑远了才注意到,原来机动车道上没有井盖。” 会展南路是起步区国博城片区第一条通车的市政道路,为沿线市民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除了会展南路,国博城片区还有萃清路、会展中路等七条道路。记者在探访时注意到,这些道路的快车道上也没有设置井盖,整条道路看起来非常流畅。 千万别小看这些井盖,小井盖背后折射的是修路理念的巨大变化。过去修路,机动车道下都是各种各样的市政管线,维修管线就要设置各种各样的检查井。这样一来,在市政管线维修的时候,容易出现反复刨掘和马路拉链现象,对道路带来损害。另外,车辆反复碾压检查井易造成井盖沉降现象,车辆驶过这些井盖时,轻则发出噪音,重则造成交通事故。 中铁十局国博城市政道路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起步区市政道路的检查井及雨水箅子设置在慢车道及人行道下方,快车道内不再存在检查井井盖。 除了安全问题,快车道不设置井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由于井盖需要经常开关,加上车辆的碾压,时间一长,井盖边缘经常会出现裂缝和沉降,裂缝宽度也会慢慢加宽,最终会导致路面出现病害,检查井盖也会因车辆长期碾压变形产生异响。快车道不设置井盖可以有效地保护沥青路面,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能够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市政道路提前谋划综合管廊 《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提到,起步区将全面建设畅达城市。充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统筹地铁、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地下停车场功能布局和综合开发利用。 起步区内的国博城市政道路、智慧物流园产业园的配套道路、引爆区的市政道路等,都提前谋划了综合管廊。其中,国博城片区市政道路工程全长约11公里,综合管廊长2.257公里。该综合管廊为矩形双舱布置,分别为高度3米的综合舱和电力舱。综合舱内容纳给水、中水、通信管线,电力舱内仅容纳电力管线。 中铁十局国博城市政道路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政道路综合管廊的设置,减少了通信、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置的线缆和地面上的电线杆、高压塔等,在节约了城市用地的同时,极大提升了景观效果。 “管线的敷设、维修都可以直接在综合管廊内进行,大大节省了路面及管线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避免了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出行造成的干扰,确保了道路交通顺畅。”该负责人说。 记者从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获悉,综合管廊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如同城市的“血管”“神经”,更是城市功能的“生命线”。综合管廊有利于增强城市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节约城市建设用地,为起步区发展提供强大后劲。 人行道优先采用透水路面 在道路建设方面,起步区市政道路采用了透水材料,这使雨水能迅速渗入地下,快速消除道路、广场的积水现象。 记者从起步区建设管理部了解到,目前起步区内济水路、国博城二期市政道路、智慧物流产业园二期市政道路以及起步区范围内原省道101、国道104、国道309改扩建工程,黄河大道一期工程等人行道面层均已采用透水砖或透水混凝土。在未来的道路建设中,在满足技术要求时,快车道也将首先采用透水路面。 “普通混凝土与沥青路面骨料由砂浆或细集料完整包裹,不能构成空隙,基本无渗水功能。”起步区建设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透水路面则是采用特殊材料与工艺,在路面形成较大孔隙结构。透水路面连通孔隙率一般大于15%,可保证雨量较小时在一定时间内能完全渗完,路面不形成积水。当集中降雨时,透水路面同样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这对于起步区探索建设韧性城市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透水路面独特的孔隙结构还具有一定的吸音功能,能降低车辆行驶时的路面噪音,营造更加舒适的交通环境。此外,透水路面在吸热和储热功能方面也更加接近自然植被所覆盖的地面,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道路施工彰显绿色智慧 起步区市政道路不仅在设计与建成效果上具有特色,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同样不一般,各市政道路工程优先采用绿色施工技术。 面对辖区内“缺石少土”的自然条件,起步区将拆迁后的建筑垃圾代砂石料应用于路基换填、便道建设之中,大量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这样做使得平均成本降低60%以上,实现了资源循环再生和重复利用,也大大节省了建设资金。”起步区建设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黄河大道一期工程全长约16.2公里,工程量巨大,若对既有220国道路面进行拆除重建,将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堆存,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生态环境,浪费能源资源。因此,起步区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回收利用,使用再生技术达标后,在道路下面层或基层铺设,有效减少了资源使用量。 此外,装配式管廊、预制桩等装配式和模块化施工技术也被应用到部分市政道路建设中,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能降低能耗。2020年11月,起步区绿色市政技术应用经验和实践亮相第五届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未来市政”板块。 智慧设施建设是起步区道路建设中应用的又一举措,起步区市民服务中心南侧的济水路率先开展了智慧路灯的应用,一根路灯杆集无线广播、5G微基站、环境检测探头、监控摄像头、智慧显示屏于一身,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基础。“仅智慧显示屏就可以实现天气预报、路况引导、应急提示和广播宣传等多项功能。智慧灌溉、智慧调节等智慧管养设施也在同步建设中。”起步区建设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猎购网
2025-05-16
2025-05-16
2025-05-16
2025-05-16
2025-05-16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