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你一个人住,但半夜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你深夜加班回家,发现身后有陌生男子在尾随。 你加快步伐进了电梯,结果一只手臂突然伸了进来。 还不止这些。 你突然发现,家里似乎总有被外人“入侵”的迹象: 密码锁的不明指纹、马桶圈被掀、沾上水渍的卷纸...... 以及,某天深夜,突然有个陌生男性从床底爬出来,赤裸着拥抱你入眠。 这是最近由白百何主演的电影《门锁》的剧情。 只是,本以为这是真正关注独居女性困境的女性主义电影。 结果看下来发现—— 这不过是又一个打着“女性主义”幌子,却丝毫没有真正关心和共情女性处境的“伪女性主义”罢了。 女性的恐惧和困境,又一次成为了被肆意消费的流量密码。 真的是够了。 但她姐今天不想具体聊电影。 我想聊一下,女性面临的这些真真切切的处境。 电影不想聊的、不屑聊的、聊不出的,我来聊。 不为别的。 因为,真正的恐惧、真正的困境,需要真正的关注。 现实生活中,独居女性的困境一直在上演,且远比电影恐怖。 打开网络,便有许多真实新闻。 2019年,独居女孩小李凌晨听到家里有动静。 打开灯后发现,床底藏着一个陌生男性。 男子被发现后,对她笑了一下后,直接开门逃走。 2021年9月,20岁江西独居女主播惨遭“外卖员”强暴; 2021年10月,26岁上海独居女留学生被杀害后藏尸行李箱; 桩桩汗毛倒竖,件件触目惊心。 是新闻个例吗? 看组数据就知道并非如此—— 如今中国有近4000万独居女性,发生在独居女性身上的性犯罪事件高达75%。 也就是说,每4个独居女性,就有3个可能经历过性骚扰。 更个人、更私密的空间,没能成为独居女性的避风港。 恰恰相反,独居反而成了心怀不轨的人下手的催化剂。 或许有人要说,不独居这些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但问题是独居吗? 先不说,独居是她的权利,不是她被伤害的理由。 即便女性从独居的环境里脱离出来,就能保一个安全无虞吗? 不会。 在集体的、公共的、众人可见的地方,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在公司。 有个别男上司明目张胆地性骚扰女下属。 在大学校园。 有个别男生偷窥女生上厕所,且多次被抓现形。 在大商场。 有个别男性穿上女装戴上假发明目张胆进了女厕偷拍。 在酒店,且是覆盖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有1200家分店的连锁酒店。 深夜男性赤身裸体闯入女性入住的房间。 在大街上。 女性在路上走着,莫名被路过的男性当街实施暴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她姐之前一遍遍写文章聊过。 别误会。 说这些并不是想制造恐慌和焦虑。 况且,这些恐慌并不是女性制造出来的,它是威胁到女性的生存环境犯罪事件附带而来的。 它甚至是一遍遍用女性的生命验证的。 一件件、一桩桩。 它频繁到我们无法忽视。 它普遍到我们不能无视。 但,事情的解决和处理办法,似乎总是隔靴搔痒般的、掩耳盗铃式的。 媒体报道的重点和社会讨论,总是在建议: “女孩们怎么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女性为了自身安全,便真的筑起一道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防护墙。 在家里安装监控、阻门器、警报器和密码锁,是最基本的。 随身携带防狼喷雾,也几乎成了女性的标配。 回家走夜路,不敢带耳机,要随时注意周边。 和别人进入电梯不能先按楼层,甚至需要假装在别的楼层出来再走回自己的楼层...... 但还不够,还要更小心和谨慎—— 在家门口摆上一双男鞋,窗前晾几件男士衣服。 点外卖和购物,收件人的一栏,要写成是“X先生”。 总之,要消除一切自己柔弱的“痕迹”,以防被选中。 但女性在自保的同时,也在让渡。 家里安装监控、阻门器、警报器和密码锁……女性让渡的,是用跟男性一样的成本,就能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住宅的权利; 回家走夜路,不敢带耳机听歌,更不敢慢悠悠散步……女性让渡的,是在公共环境中作为一个正常的公民,享受正常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权利。 强行伪装成家里有男性存在痕迹,女性让渡的,是被当作被一个正常的个体而非猎物看待的权利。 层层加码的防范背后,是女性的生存成本越来越高。 自救是对的。 但权利的让渡是无止境的,这不应该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再说即便做出如此妥协和让步,女性真的就能免于被伤害的恐惧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这种恐惧,很难被共情。 每次出现这类事件,我们出来发声、呐喊的时候,总有一些声音出现。 讽刺发声者—— “你这是在制造焦虑(恐慌)。” 嘲笑旁观者—— “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呀。” “这年头还有女性担心社会治安的。” 污名受害者—— “个别女性自己本身就是不安定因素。” 总之,就是没那么严重——毕竟没发生在你身上。 真发生在你身上了?那说明你也不是什么好鸟。 这种恐惧,似乎无法抵达旁观者。 因为很多时候轻描淡写的旁观者,已经拥有了免于被作为猎物挑选的“豁免权”。 这“豁免权”,或许是金钱、权力、性别…… 这些满足其一,就能够天然变成一张保护网。 但很多女性呢? 性别本身造成的生理上的弱势,注定女性多了一分随时会被选中的不安全感。 以她姐编辑部为例。 我们一群女生经常一起加班到凌晨。 虽然我们一直鼓起勇气为女性发声、呼吁和呐喊,但恐惧依然没有因为我们的勇气消弭半分。 我们依然会在凌晨下班的时候看到办公楼下的可疑车辆和人员时感到害怕。 依然会时不时互相分享一些独自走夜路的防范小技巧。 “谁来我都躲,还行,还没出过啥大事儿。” 这些看似玩笑的对话,看似不成文的个人防范小技巧,都是女性实实在在的、心照不宣的恐惧本身。 但可喜的变化也不是没有。 这两年很直观的感受是—— 女性开始看见女性之间的困境,然后织起一张互相守护的网。 之前有一个女孩曾在网上分享出一次自己坐飞机的经历。 女孩在飞行途中被邻座乘客骚扰,又不方便表达。 一位女性空乘人员在服务的过程中留意到了这一点,然后悄悄给女生写了小纸条并换了座位。 一个播客的三位主持人在坐飞机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她们在飞机起飞的过程中,发现坐在安全通道处的中年男性,在拿手机偷拍空姐的裙底。 于是迅速拍照留下了男乘客偷拍的证据,并立刻提醒了空乘这件事情。 但人和人织就的小小的保护网,注定只能辐射到身边的一小撮人。 更大的人群,需要更大的保护网,以及需要更大的支持。 不少国家的企业和机构,都推出了一些针对女性的保护制度和友好服务。 比如,独居女性最关心的安全问题。 日本有许多专门为女性服务的房屋中介、建筑公司,以及只允许女性入住的酒店。 此外,有的房间还会配有“安全屋”。 这是一个约1平方米的空间,进去后会自动上锁,玻璃从外边也打不碎。 屋内配备有摄像、报警按钮和通话系统,用来发出救援,安保人员可通过这些设备看到室内的情况。 韩国出现了专门为女性提供家庭维修服务的女子维修队。 比如,女性在公共场所遭受性骚扰的问题。 韩国专门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制度。 晚上会有女警巡逻(偏僻较黑暗的街道),询问独身回家的女性是否需要陪伴回家。 对于偷拍的刑罚也非常严格,可能会受到1年以下有期徒刑和100万韩币的罚款。 再比如,针对女性独自乘坐网约车的安全问题。 在俄罗斯莫斯科,48岁的离异妇女安娜于2006年创办了一家女性专用出租车企业。 这些女司机多为单亲妈妈或者离异妇女,她们只接受女性顾客的预约。 在女性常遭受暴力的印度,也有一家女性专用出租车公司。 发现了吗? 更好的解题思路,不是单纯地宣扬“女性要如何保护自己”,然后让女性被迫不断和社会之间筑一道藩篱,不点外卖、不网上购物、不维修电器…… 更好地解题思路,是整个社会织起一张更大的保护网,让女性也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 但这社会终究不是一个只有女性的社会。 所以最后她姐还是想讨论一下男性在这里面能做什么。 前阵子苏格兰发布了一则公益预防性暴力的宣传片她姐很是赞同。 片中,几位男生直面镜头,灵魂拷问: 你有没有走在街上对她吹口哨? 你有没有在公共汽车上盯着一个女性看? 你有没有给一个女孩发私信,问也不问就直接给她发了那个部位的照片? 你连续劝过女孩三杯酒,希望能让你有机会下手? 如果有,那你已经是在对女性进行性暴力了。 性暴力不只是你实施偷拍、偷窥、跟踪等明确可以界定为性骚扰的行为。 性暴力还存在于你吹口哨的行为背后、盯着女性看的行为背后、灌女性酒的行为背后…… 性暴力早在你意识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而要预防性暴力,不是教育女性保护好自己。 而是教育男性,别做那个男人。 就像刘文利教授说的: 我们如何教育人,就如何教育男孩。 不要教育男性觉得勇敢地表达、毫无顾忌地接触、不择手段的得到,是正常的。 也不要让女性认为在面对暴力、威胁和规训的时候,忍耐、退缩是正常的。 这个社会应该—— 不只是告诉女性你有穿衣自由。 还要告诉男性,无论女性穿什么衣服,都不该是你侵犯她的理由。 不只是告诉女性你有独居的权利。 还要告诉男性,女性独居不是你的可乘之机。 不只是告诉女性,我理解你的恐惧。 还要告诉男性,不要成为那个“恐惧的源头”本身。 不是把男性排除在外,而是需要男性在场。 这个东西不是理想化的,虽然共情很难,但很多男性已经在做了。 比如罗翔。 他告诉男性,一个「笑话」,你不想说给妈妈听,那你也别说给女同事和陌生女性听。 他还告诉各位男性,女生说「不要」,就是真的「不要」,而不是半推半就。 比如庞博。 很多脱口秀的段子里,他都会站在女性的角度,为女性发声。 让环境真正的改变,不仅女性,更需要男性的参与。 认识到女性的恐惧,去倾听和帮助她们,整个社会才会成为真正自由的天地。 所以她姐其实今天更想要跟为数不多的男读者喊话。 “恶人得胜的唯一条件,就是好人的袖手旁观。” 希望有一天,当女性安全引起讨论时,不再是只教导女孩该如何层层加码保护自己。 而是去商量该怎样共建更好的世界,这里不仅有女性的呼喊,更有男性的帮助。 点个在看。 我无比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她刊 无锡天一云端公寓 http://www.ufuju.com/house/79/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猎购网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请发表评论